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在天津博物馆举办
日前,天津博物馆携手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等京津冀三地多家文博单位推出“千年瓷韵 淬火融光”——京津冀古代名窑瓷器展。该展以天津博物馆馆藏瓷器为依托,展出北京龙泉务窑以及河北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等名窑的精品文物,集中展现京津冀地区古代瓷器生产面貌。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在京津冀这片土地上,自北朝起就已经有了窑业生产,唐代著名的邢窑,以烧造白瓷而闻名于世,与越窑青瓷形成了中国瓷器生产“南青北白”的格局。宋辽金元时期京津冀地区更是名窑林立,“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都诞生于此,声名远播,形成了著名的定窑系与磁州窑系,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览汇集馆藏精品、出土文物、窑址标本等186件展品,从瓷器生产工艺、瓷器与文化生活、非遗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示京津冀地区陶瓷生产历程。展品中首次展出文物占七成。展览借助陶瓷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将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的文化特质展示出来,带领观众领略中国古代陶瓷生产的光辉历史。
展览分为千年窑火、花朝月夕、薪火相传三单元。第一单元展出太行山东麓地带的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和北京的龙泉务窑等名窑精品文物及标本,展示各个瓷窑的生产工艺及主要品种,如天津博物馆藏“北齐邢窑黄釉凸花凤鸟纹扁壶”、保定市博物馆藏“金定窑白瓷刻花龙纹大盘”、河北省古陶瓷学会藏各窑址标本等。第二单元通过茶具、酒具、香具、造像、瓷枕等与当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瓷器来展现古代京津冀地区的人文风情,如首都博物馆藏“宋定窑白釉鼓钉圆盒”、天津博物馆藏“金定窑弦纹三足樽”等。第三单元从京津冀地区各个名窑的烧制技艺的非遗传承方面选取部分当代艺术家作品,展现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陶瓷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展览特别开设京津冀三地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展示区,展示三地三件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文物——首都博物馆藏“宋代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天津博物馆藏“宋代定窑刻萱草纹瓶”、河北博物院藏“五代定窑白釉塔式罐”,它们均为定窑瓷器,工艺精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