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兴燕衰——参合陂之战(上)

Connor 欧意交易所app 2024-09-26 37 0

晋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正月,在前秦大军自淝水大败而回的第二年,前燕宗室、前秦冠军将军慕容垂,叛离秦国,废前秦年号,改称燕元年(不是燕元元年,而是燕元年)。经过两年的作战,慕容垂于晋太元十一年,前秦太安二年(386年),基本清除了前秦在旧燕地势力,重建燕国,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建兴,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史称后燕。

慕容垂重建燕国时已六十岁,老当益壮,登基后不断向西向北扩张,消灭同宗的西燕政权,并击败晋青州、兖州守将,占据山东,兵临东海,成为前秦崩溃后黄河以北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此时,同处于北方的北魏也日益强盛,但相比后燕仍较为弱小,晋太元十三年,后燕建元三年,北魏登国三年(388年),魏主拓跋珪以九原公拓跋仪出使后燕。慕容垂之前以附庸对待魏,见拓跋珪未亲自前来,心中不悦,责问拓跋仪。

魏兴燕衰——参合陂之战(上)

拓跋仪回答:“往昔代(北魏前身)燕同尊奉晋朝,世代犹如兄弟,我奉命前来,无失礼处。”慕容垂傲慢地说:“我如今威加四海,岂能以前事为比?!”拓跋仪毫不示弱:“燕如果失去理智,诉诸武力,那是将领们的事,不是外臣我出使的使命。”双方不欢而散。

北魏本来就有图谋燕国的心思,此次拓跋仪出使,名义上是朝拜,暗地也有刺探查看燕之虚实的任务。拓跋仪在朝拜慕容垂后,详细探查了燕国上下,返回后上奏魏主拓跋珪说:

“燕虽强,但燕主已老,太子暗弱庸碌,而赵王(慕容垂第五子慕容麟)奸诈强愎,范阳王(慕容垂第十三弟慕容德)自负勇略超人,将来必定不安于做太子的臣下,一旦燕主死去,燕必起内乱,那时候才是我魏国图谋的时候,现在尚不可与燕较量。”

魏主深以为然,暗中积蓄力量,多次与燕联合作战,消灭鲜卑贺兰部,及铁弗刘卫辰部,燕夺取大量降人及牲畜,而魏则趁机收复了旧代国的疆域,实力一步步增强,慕容垂则依旧将魏看作是依附于己的附庸。

晋太元十六年,后燕建兴六年,北魏登国六年(391年),后燕赵王慕容麟见前一年与北魏联合消灭贺兰部时,魏所获甚多,渐渐有不欲臣服于燕的迹象,于是对燕主建议:

“臣观察拓跋珪情况,羽翼日渐丰满,长久之下必起异心,终究会成为国家大患,不如及早招其入朝为官,以魏主之弟掌管魏国。”

展开全文

慕容垂考虑再三,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当年七月,魏主以其弟堂拓跋觚出使燕行贡礼,被慕容垂扣下,让魏贡献良马。拓跋珪愤怒拒绝,并向燕索还拓跋觚,燕魏由此绝交。

魏兴燕衰——参合陂之战(上)

晋太元十八年,后燕建兴八年,北魏登国八年(393年)后燕击同为前燕宗室建立的西燕,直驱西燕国都长子(今山西长治)。西燕主慕容永抵挡不住,向北魏求救,魏主以步骑五万前往援救,但魏军尚在半道,长子已被后燕军攻破,慕容永被杀,后燕灭西燕。至此,黄河以北,华北平原一带,只剩北魏与后燕,两国互相对峙,魏燕之战一触即发。

晋太元二十年,后燕建兴十年,北魏登国十年(395年)四月,魏派兵出塞,夺占归附于燕的塞外诸部族,正式向燕发起挑战。燕主慕容垂震怒,在太子慕容宝等人怂恿下,决心出兵击魏。六月,燕主以皇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慕容垂第三子)、赵王慕容麟领军八万出征,以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慕容垂之侄)为后继,率一万八千人接应。

燕散骑常侍高湖劝阻燕主:

“燕魏世代联姻结好,如今交恶,是我们先扣押魏主之弟,索要良马,失礼在先,不应主动先主动出兵攻击他们。且魏主沉着勇敢、谋略过人,魏国如今兵强马壮,我们很难将他们击败。再者,皇太子年少气盛,领军出征,必定会轻视敌军,万一有差池,大燕国威将损伤,陛下大业将败坏,后果将不可设想,陛下要三思!”

慕容垂大为恼怒,免去高湖官职。

六月二十六,后燕大军出征,七月,北魏得知后燕大军来攻,拓跋珪接受长史张兖建议,以后燕携灭西燕之胜余锐,倾全国大军来攻,必会轻视魏的心理,示弱于敌,迁部众和牲畜西移黄河以西千里之地,以避燕军锋锐。

魏兴燕衰——参合陂之战(上)

燕军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收降魏依附部族三万户,驻军黄河北岸,造船准备渡河。拓跋珪立即向关中后秦政权求援,并在九月率军进至黄河南岸,与燕军隔河对峙。期间燕军曾造船成功,预备渡河,但突然暴风骤起,将北岸船只数十艘吹向南岸,魏军俘获船上守军三百余人,尽获渡船后将所俘燕军放回。慕容宝见一时缺船无法渡河,只得与魏军夹河相持。

燕军自中山出发时,燕主慕容垂已经患病,大军进驻五原后,向中山派出联络的使者均为魏提前布置的游骑截获,燕军与中山讯息隔绝,慕容宝等诸将数月不得知晓国都情况及燕主病势。拓跋珪将俘获燕军使者带至南岸,逼迫他们隔河向北岸燕军大营诈呼:“燕主已死,何不早归!”慕容宝等听见呼喊,心中疑惑忧恐,不知真假,而燕军军心骇动。

魏兴燕衰——参合陂之战(上)

魏主同时以陈留公拓跋虔驻扎在黄河东岸,东平公拓跋仪屯据在黄河北岸,略阳公拓跋遵绕道迂回于燕军之南。后秦主姚兴遣兵前来击燕救魏,燕军形势严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