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9月底推出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效果暂未传导至金融数据的读数上,建议重点关注今年四季度金融数据的改善幅度
文|杨帆 明明 肖斐斐 玛西高娃章立聪
彭博 王希明 林楠 史雨洁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
社融方面,9月新增社融3.76万亿元,同比少增3,722亿元,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仍然延续最大的支撑项和拖累项的格局。信贷方面,央行口径下的人民币信贷延续了高基数下的同比少增,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900亿元,同比少增7,200亿元。存款方面,资金回流带动M2增速回升,M1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收窄。需要注意的是,9月底推出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效果暂未传导至金融数据的读数上,建议重点关注今年四季度金融数据的改善幅度。向后看,我们认为,随着宏观一揽子政策的发力,四季度房地产领域融资情况或有所改善,政府债或能持续支撑社融增速。
▍事项:
央行发布2024年9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其中,新增信贷1.59万亿元(去年同期2.31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额3.76万亿元(去年同期4.13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0%(上月8.1%);M2同比增长6.8%(上月6.3%)。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社融:9月新增社融3.76万亿元,同比少增3,722亿元,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仍然延续最大的支撑项和拖累项的格局。
9月新增社融规模录得3.76万亿元,社融增速较8月下滑0.1个百分点至8.0%。1)信贷方面,9月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97万亿元,同比少增5,639亿元,人民币贷款仍是社融的主要拖累项。2)企业债方面,9月企业债融资为-1,911亿元,同比少增2,561亿元。企业债发行较少的原因和9月企业债发行利率走高有关,9月末1Y、3Y和10Y的AAA企业债较8月末累计分别上行12.0bps、17.1bps和6.4bps。3)股票方面,9月新增股票融资128亿元,同比少增198亿元,IPO和再融资继续保持较慢的节奏。4)非标方面,9月新增末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1,312亿元,同比少增1,085亿元。9月新增委托货款环比增加但新增信托货款环比减少,两者分别录得394亿元和6亿元。5)政府债方面,9月政府债净融资额为1.54万亿元,同比多增5,433亿元,政府债仍是社融的核心支撑。9月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加速,新增了1.0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出6,710亿元,已完成全年发行任务的92.3%。
▍信贷:高基数下同比少增延续。央行口径下,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900亿元,同比少增7,200亿元,连续五个月同比少增。
拆分来看:企业端,绝对增量可观。9月企业短贷/中长贷/票据融资分别+4,600/+9,600 /+686亿元,分别同比少增1,086/少增2,944/多增2,186亿元,虽然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在高基数下同比仍少增,但绝对增量较2020-2023年平均水平(短贷/中长贷分别+3,838/+10,915亿元)已较为可观,或体现财政逐步发力带动需求回升,9月票据融资绝对增量较低亦体现信贷结构较前月有所改善;居民端,短贷增长积极,中长贷仍处低位。9月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2,700/+2,300亿元,同比分别少增515/少增3,170亿元,9月末一揽子政策在零售短贷端先行带来促进作用,而我们预计房地产支持政策落地反映到贷款数据将有所滞后。整体看,9月信贷投放延续今年季末月同比明显少增的规律,反映了在央行摒弃“规模情结”、弱化存贷款“冲时点”行为的指导下,银行季末冲量行为收敛。
▍存款:资金回流带动M2增速回升,M1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收窄。
展开全文
2024年9月M2同比增速6.8%,较前月提升0.5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继续降至-7.4%,降幅较前月扩大0.1个百分点;M0同比增速11.5%。9月末市场对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反响热烈,部分资金加速由理财等资管产品向权益市场回流,由于证券客户保证金计入M2中,也带动了M2回升;此外,9月作为季末月,银行为了季末指标考核,也会发力揽储。M1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收窄,可能和政府债募集资金落地运用有关: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政府债发行高峰后,发债募集的资金开始逐步拨付使用,财政存款向其他实体部门账户转移会形成阶段性活期资金,因此我们预计未来M1同比增速有望筑底企稳。需要注意的是,M2-M1同比增速剪刀差仍在扩大,资金活化程度不足,企业投资生产的意愿依然有待政策进一步刺激。
▍9月底推出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效果暂未传导至金融数据的读数上,建议重点关注今年四季度金融数据的改善幅度。
9月底,金融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高质量发展,但具体措施将从10月开始陆续落地。第一,央行提出将引导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行50bps,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倡议,10月底前将调整到位。第二,LPR贷款利率调降尚未落地。近期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都是针对银行的操作,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加相关的LPR尚未调整。10月21日是下一个LPR报价日,我们预计届时将下调0.2-0.25个百分点,可以刺激有效信贷需求。第三,9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包括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十一假期以来主要城市地产成交回暖,会滞后一些反映在金融数据上。第四,10月12日,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释放了积极信号,并指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不过尚未披露财政扩张的“量”,但是规模却值得期待。向后看,我们认为,随着宏观一揽子政策的发力,房地产领域融资情况或有所改善,政府债或能持续支撑社融增速。
▍风险因素:
逆周期政策力度或效果不及预期,企业融资需求减少,存款搬家现象强化。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评论